首页> 详情

唐代花釉瓷器的鉴定方法

2015-12-18 04:12:09 | 浏览:29010次
分享到: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长58.9cm,鼓径22.2cm。

  唐代花釉是钧窑的前身,所以也称为“唐钧”、“唐花钧”。它是以黑釉或黄釉为底釉,上施蓝斑、褐斑、月白斑的多层施釉装饰的一种高温陶瓷釉色,在装饰效果上与唐三彩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以斑斓的色彩,反映出气势磅礴的盛唐文化艺术。河南的鲁山窑、黄道窑、禹县窑、内乡窑,陕西耀州窑及山西交城窑都有生产。

  唐代花釉的造型有壶、盘、罐、花浇、腰鼓等,尤其以罐类最多,腰鼓最为出名。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花釉腰鼓,器形硕大,釉色奔放,是国家一级文物。它与鲁山窑出土瓷片质地釉色相同,可以确认为鲁山窑产品。八十年代陕西出土一件花釉腰鼓,系耀州窑产品。八十年代以来,仿唐花釉产品问世,开始于鲁山地区,先是仿故宫藏花釉腰鼓,仿品被文物贩子购去,到广州被海关查获,并在电视台曝光。所以说一个文物工作者,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去听信天方夜谭式的故事。此后,还听说有几位收藏家上了假腰鼓的当,而发财的是那个最早仿唐花釉的厂长。现在花釉仿制已扩展到河南其它地区,腰鼓因遗址出土资料证明有大、小多种尺寸,所以新仿腰鼓的尺寸型号也多了。另外,除腰鼓外,壶、罐的仿品也不少。

  唐代鲁山花釉与禹县花釉十分相似,黄道内乡及耀州窑的差别也不大。若以腰鼓而论,前二者基本一样,后三者胎体一样,釉色略有差异,黑色底釉均呈灰黑或灰褐色,不如前二者黑色纯正,唯有山西交城窑黑色乌亮,但腰鼓胎体轻薄。

  

    新仿制花釉与唐代花釉的鉴定要点如下:

  1.唐花釉有黑釉蓝斑、褐釉蓝斑和褐釉酱斑及茶叶末釉蓝白斑等多种釉色,蓝斑均是月白色中混杂蓝色,其蓝色应当为钛蓝。新仿制者则多为黑釉蓝白斑,其它釉色较少见,且白色过白,不是月白色,蓝色则过于蓝艳,当属钴蓝。

  2.新仿者的文化层次较低,造型设计不精巧,仅得貌似,没有一件造型准确达到九成的。所以得牢记唐代花釉各种造型曲线的变化,直接就能判断出它的真伪。

  3.新仿者修坯及修足时刻意仿真,或过于精细,或失之呆板,均有破绽可查。

  4.新仿者多用酸咬作旧,细心观察酸咬痕迹,也可以判断其真伪。但也有用复烧法作旧的,即使用黄土中的石结核物碾成细粉,和泥罩于仿器外表,再进入低温窑复烧,所得出的效果极像出土古物,甚至连土浸都有,浮光也一扫而光。这种作旧法是近几年新发明的,希望读者注意观察其状态。记住一点,凡是用这种方法作旧的,土浸均有,而真正的出土物并不一定有土浸。

  5.新仿者使用的釉料都是现代化工原料,现代颜色釉中均可找到范本,而古代所用釉料应当是本地区所产矿料。据笔者所知,仿制者至今未能找到其矿料,所以只能以用现代颜色釉代替。现代颜色釉成分单纯,古代矿料成分复杂,反映在釉面上,后者的色斑均是多种呈色的组合体,前者则是纯一的单色。

  6.呆板的蘸釉方法,拘谨的淋釉斑,仔细品味,也与真物那种自然、潇洒的风格有异。

  7.凡是真物大块月白或蓝色斑彩釉上均有后期开片,且开片中均混混有黑色杂物,新仿者则少有开片。

上一篇: 鉴定明代瓷器从5方面入手

下一篇: 如何辨别康熙青花五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