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漆金陶木工艺之间展》:中日工艺作品对话

2016-01-05 04:51:36 | 浏览:3800次
分享到: 
《漆金陶木工艺之间展》:中日工艺作品对话


 


  王乐耕

乔加和王炜,两个策展人,在走访了多位艺术家、挑选了大量的展品之后,联合举办“漆金陶木工艺之间”展。展览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艺术家的工艺作品。


 

看冈田雄志(OKADA Yuji)的莳绘香合、北村昭斋(KITAMURA Syousai)的螺钿盒子、小西宁子(KONISHI Yasiko)的螺钿莳绘朱色茶器,你会感叹日本人仿佛有与生俱来的对物的怜惜与尊重,将人工毫不吝啬、极尽全力地附着在材料上,工艺与材料结合成绚丽的精致的美。殊不知日本的工艺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也曾经饱受工业文明巨大产能的排挤,而濒临灭绝。手工艺人不知所措,企图靠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与机器抗衡。是柳宗悦等人发起民艺运动,让人们认识到手工艺不同于工业品的美,历经多年才完成手工艺从造物手段向文化符号角色的转变,每每想到这些,我就对柳宗悦心存感激。


 

那种无以复加的精致,仿佛已经到了尽头,它还会向哪里去呢?在木村浩一郎和伊藤猛的作品中仿佛可以找到答案,规矩的马上杯、球体首饰盒,简直就是标准化的工业产品。赋予古老的漆艺以极简主义美学,真是出人意料。我原本以为工业化生产带给人们现代主义、极简主义,在找到自身的表现语言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审美取向;却万万没有料到,它竟然会回头,让手工艺也跟随在这种机械美学的后面,玩起了过家家,亦步亦趋、亦真亦幻;想起160多年前水晶宫博览会上工业产品上那些模仿手工雕花的铸铁装饰,不禁感慨,这是怎样一种意味深长的轮回啊!

庄虹老师经营一个小型家具厂已经多年,设计制作风格化的木家具,追求手工雕琢的味道。多年在设计、制作、买卖三个环节纠结、平衡。品位与受众、选材与成本、工人与自己的配合、产品的使用功能和艺术价值,都是需要权衡的问题。也许是为了将自己从这些思虑中解脱出来吧,他在设计家具的同时开始木雕的创作。鱼、鸭、海鸥、圣诞老人、在他的斧头下雕凿出来,有时惜木如金,原本是一块下脚料,也要赋予它新的生命,有时却又会奢侈地用一块大独板去雕琢柜门的鱼形扶手。


 

还有路广、刘吾香的漆器,诸多艺术家的作品,无不是利用自己的创造力为这些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我的作品是陶瓷,茶碗、香盒、装饰大碗,都是盐烧的。陶瓷的魅力就在于其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预知性。虽然做了二十多年陶瓷,但开窑前我心的忐忑与初学陶瓷时无异。多年来我已经对这种忐忑、这种刺激产生依赖,当一种技术或效果稳定下来的时候,我就会去探索新的领域。盐烧就是我增加不可预知性的新手段。

漆金陶木,这些曾经是人们花了大力气摸索出的造物手段,在工业产品大行其道,喧嚣世间的日子里,独自在这安静的角落,进行着精致的对话。

作者简介:

王乐耕,1973年出生于河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毕业;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传统工艺美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一篇: 杯壶焕彩 日杂协会杯壶分会组团入驻深圳礼品家居展

下一篇: 裴永中老师的作品在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展出

-----主办-----

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