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件古瓷精品在银川展出。展品包括自晋代、隋唐宋元至明清、民国各时期的精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20件、三级文物30件,集中了中国各个时期窑口瓷器之大成,数量之多实为罕见。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难以估算……9月10日,宁夏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宁夏博物馆瓷器精品展”首次在银川展出,一批国家级精品瓷器掀起盖头,展品中有越窑、均窑、耀州窑、定窑、龙泉窑、建窑等瓷器100件。这些瓷器包括从晋、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中国各时期的瓷器精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国家二级文物20件、国家三级文物30件。此次展览集中了全国各时期瓷器窑口之大成。据了解,这批瓷器中仅仅清朝官窑瓷就有20件,龙泉窑瓷就有10余件。但是,这100件精品瓷并不是全部藏品,而是博物馆专家从200余件瓷器中精选出来展出的,数量之多实为罕见。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难以估算。
然而,如此重要的一批古瓷精品,我们在翻阅《宁夏博物馆发展概况》、《宁夏博物馆简介》中却未有记录。因此,这批瓷器的闪亮登场,着实让人出乎意料和令人鼓舞。它极大地提高了宁夏博物馆的地位,也极大地丰富了宁夏博物馆的展品种类。
据宁夏博物馆专家介绍,这批瓷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故宫博物院、北京文物总店、上海博物馆、上海文管会4家单位为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充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结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特向宁夏划拨一批文物,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贺礼”。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使更多文物古迹得到保护,并使大量失散文物得到征集,1959年7月1日成立了宁夏地志博物馆筹备处(宁夏博物馆前身),地点在今宁夏展览馆所在地,与宁夏展览馆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于数次搬迁,加上人事多次变动,当年接收这批文物的人早已故去,许多原始档案和材料已不知去向,现只留下一些卡片简单记录当年划拨的数量和划拨单位。所幸的是历经47载,这些文物由于长期受展览场地限制从未展出,并封存在博物馆库房内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近年来,宁夏博物馆组织专家对这批文物进行清理和鉴定。博物馆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对这批文物进行分类整理和断代工作,使这些文物在47年后焕发它无穷的光彩,让人们从中感悟中华古瓷的特有魅力。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它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就成功烧造了“原始瓷器”,经过春秋、战国、秦汉的发展,到了东汉“青瓷”终于烧制成功,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唐宋时期大量瓷器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国。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工艺达到顶峰,为人类物质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盛世兴收藏”,中国古瓷不止是中国各大博物馆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也是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竞相收藏的目标。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瓷的工艺和艺术魅力,这里特将“宁夏博物馆瓷器精品展”中的部分文物作一赏析和介绍。
“宋代黑釉木叶纹碗”为宋代吉州窑瓷。碗内底有枫叶形纹花,呈黑釉彩色,釉面明亮深沉,含蓄端庄,色彩深沉,有一种诱人的内在美。釉面翻过来似草帽,故又称斗笠碗。据史料记载,宋代饮茶风盛,上至宫廷、下及民间极为盛行。这种木叶纹花碗,由吉州艺人采用黑釉瓷器以一种别出心载的技法制成,为我国陶器发展史上的一大旷世杰作,它为研究宋代茶文化提供了可靠的物件依据。据专家介绍,“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存世量极少,非常珍贵。据介绍,目前国家博物馆都没有这种窑瓷碗,而宁夏博物馆现有两件。
“明代白釉兽首双耳大炉”、“明代白釉犀角杯”两件瓷为德化窑瓷。德化窑在今福建德化县,故名。创烧于宋代,宋元时期烧青白瓷,明代盛烧白瓷。这几件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德化瓷器极为珍贵,白瓷双耳炉和犀角杯釉色浑然一体,不仅工艺刻画细腻,图案造型洗练,而且非常生动有神,艺术价值极高,是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
“宋代黑釉兔毫花盏”(一对)建窑瓷。宋代的陶瓷工艺进入到鼎盛时期,宋瓷除白、青两大类外,在当时的福建建瓯、建阳等地创烧成功黑釉瓷器,主要品种有黑釉茶盏这种胎呈浅紫黑,厚重坚实的瓷器。这种细毛状纹因发色不同,又称“金兔毫”、“银兔毫”、“黄兔毫”。宋徽宗赵佶因定瓷芒口而弃定瓷用汝瓷,又在民间征集宫廷用瓷,黑釉茶盏被选中,作为进贡御瓷。这对宋代建窑“黑釉兔毫盏”为典型的福建建窑兔毫盏瓷,釉色黑而光亮,口沿一周釉色呈茶色,伴有流淌和细密工整的兔毫纹,脱土黑色,极为珍贵。
“清乾隆粉彩双鸡花卉纹盘”官窑瓷盘。粉彩瓷是明清两代景德镇烧制的釉上彩品种,它的最大成就是运用古代的制瓷成果,把低温色釉的传统工艺运用于彩绘和烧制工艺中,粉彩瓷是中国数千年的陶瓷工艺集大成之总结。这对乾隆粉彩双鸡花卉纹盘出自景德镇窑,是明清彩瓷制作的盛极之时,从胎釉选料到造型艺术都达到精妙绝伦和前所未有的高度。据《古玩世界》介绍,1993年一只“清代康熙五彩果鸟纹碗”在香港就拍出230万港元。十几年过去了,艺术品拍卖在此基础上已翻了数十倍,因此这对粉彩双鸡纹盘有极高的艺术和经济价值,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以上介绍的只是百件瓷器精品展中的星星点滴,但这也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大饱眼福。“宁夏瓷器精品展”的首次展出,极大地丰富了宁夏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对宏扬中华历史文明、促进宁夏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尤其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这一宝贵财富的出现显得更加闪烁而夺目。(本版图片由国鸿拍摄)
观众在观赏景德镇官窑宋代影青板依罐
明代白釉兽首双耳大炉(德化窑)
宋代黑釉木叶纹碗(吉州窑瓷)
清乾隆粉彩双鸡花卉纹盘(景德镇官窑)
宋代黑釉兔毫花盏(建窑瓷)
清代青花矾红双龙戏珠纹瓶(景德镇官窑)
青瓷四系盖罐(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