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钧瓷艺术家——任星航

2016-04-15 10:30:47 | 浏览:20388次
分享到: 

 

钧瓷艺术家——任星航




  任星航不仅复原了宋代双火膛结构钧瓷窑炉,而且恢复了钧瓷柴烧这一久已失传的传统技艺。任星航创作的钧瓷作品,被公认为最接近宋代钧瓷的审美标准,从而成为当代钧瓷艺术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平盘凤凰涅槃”,2014年热播电视剧《大河儿女》编剧高满堂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大河儿女》中那对“龙凤盘”就是从这个宝贝凤盘演化而来” ,“这只凤盘,就演化成《大河儿女》中那对神秘而承载了许多恩怨的“龙凤盘””。

 


 

任星航,1955年生,河南省禹州市人,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古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钧瓷柴烧工艺复原人。2014年热播电视剧《大河儿女》的主人公贺焰生,原型之一就是任星航 。河南电视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河儿女》影视基地建设总指挥长、总美术姬建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河镇’的原型是禹州神垕镇,而剧中人贺焰生的原型,则是神垕镇上的一位钧瓷大师任星航。”姬建纲笑着说,高满堂在河南深入采风的时候,就住在这位钧瓷大师的家里七天七夜,这让高满堂对禹州钧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大河儿女》编剧高满堂也表示:“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人,这个符号才找到了。这个人叫任星航,是钧瓷传人,艺术大师。


  任氏钧瓷世家

任星航出身钧瓷世家,为任氏钧瓷第七代传人,幼年即跟从祖父任书田、父亲任坚学习钧瓷烧制,系统地继承了任氏家传制钧绝技,完整地掌握了窑炉建造、釉料配制、造型、烧成等一系列钧瓷烧制工艺,且在窑炉设计及烧成工艺上有着极深的造诣。

清咸丰年间,任星航先祖任志修(1811年——1871年)儒生出身却无意于功名,痴迷于钧瓷艺术,任志修晚年总结自己的钧瓷烧造经验,于同治六年编著了《瓷器构造备要》一书,全面详尽地记述了钧瓷制作技术,这是钧瓷历史上第一部技术性专业书籍,也成为了任氏钧瓷的开山之祖。其后,任志修的钧瓷制作技艺经任尚文、任清选、任保魁、任书田几代人百余年的总结实践,至第六代传人任坚日趋完善成熟,任坚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钧瓷艺术专业人才,为建国后钧瓷技艺的恢复和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任坚(1922年——1990年),钧瓷艺术大师,生前系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河南省硅酸筹委会委员、禹州市政协委员、河南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国营禹州市建筑卫生陶瓷厂副厂长。

任坚先生自幼受父辈陶冶,酷爱陶瓷技艺,立志继往开来,创新求精,造福后人。任坚自年少年时代起,50余年来孜孜以求,以毕生之精力从事钧瓷理论研究、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钧瓷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钧瓷志》里对其评价:“他的命运和钧瓷的命运息息相关,在陶瓷界是一位有威望、有造诣、有发现、有创造的杰出人物”。


  任坚先生的墓志铭中写道:“先生为人襟怀坦荡磊落光明,忠正廉洁是其风骨,无私无畏耿性天成,光风霁月同俦咸仰,高山景行后来皆碑。虽苍口不遗一老,而先生已足千秋。先生生平呕心沥血,精研钧陶工艺,宏才远志,开扬国粹宝光,五十余稔孜孜求索,乃探骊得珠,极工尽巧。继往开来,百载难得一秀。裕后光前,为国贡献良多。钧苑失英明者,同悼钧都人杰,后世永宗。”


  任星航遵循任坚遗命,子承父业,志力于钧瓷创作,成功复原了宋代双火膛结构钧瓷窑炉,并恢复了钧瓷的柴烧工艺,父子两代为钧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任星航成长

  任星航自幼受父亲影响,11岁即开始跟随父亲进行钧瓷技艺的学习和创作。任星航从窑炉的建造开始,逐步掌握了原料加工、造型、釉料配制、烧成等一整套钧瓷烧制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1978年,任星航进入宝丰清凉寺瓷厂学习汝瓷的烧制,两年的汝瓷烧制经验为任星航日后从事钧瓷制作烧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1980年,任星航进入禹县国营第二瓷厂工作。在钧瓷二厂期间,任星航设计发明了煤烧双孔无匣钵隧道陶瓷窑炉,开创了日用瓷无匣钵烧制的先例,获国家发明专利。1991年,禹州市成立钧瓷研究所,任星航出任技术副所长。1993年成功研究设计了煤烧无匣钵间歇钧瓷窑炉,使钧瓷烧制首次脱开了匣钵的制约。同年,带领钧瓷二厂研究团队设计并建造了液化气烧钧瓷窑炉,完成了钧瓷烧造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液化气窑炉以节能环保、降低劳动强度、成品率高等优势,在禹州瓷区迅速推广,几乎取代了全部传统煤烧钧瓷窑炉,对禹州市钧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些窑炉的建造过程中,任星航逐渐成为钧瓷窑炉设计第一人,因而,复原宋代窑炉的重任也落在任星航的肩上。

2004年,为响应政府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号召,任星航筹建钧瓷窑炉博物馆,利用祖传技艺,恢复建造了各个历史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钧瓷窑炉,如唐、宋代柴烧钧瓷窑炉和清代炭烧钧瓷窑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研究宋代钧官窑遗址出土的窑炉残存部分后,参考文献资料,任星航成功复原了宋代双火膛结构钧瓷窑炉,并恢复了其柴烧烧成工艺,填补了钧瓷理论界技术断代的空白,使柴烧钧瓷这一失传数百年的艺术奇葩重放异彩,任星航因此也被誉为当代“柴烧钧瓷第一人”。

在钧瓷的创作上,任星航有着深厚的造型基础,坚持手拉坯这一传统工艺,作品造型规整,质朴自然、雄浑端庄。任星航在祖传钧釉的基础上,研制了十余种新的钧瓷釉料组方,丰富了钧瓷窑变釉色。他的钧瓷作品釉色乳光玉润、五彩交融,开片精巧别致,窑变景观神奇绝妙,把钧瓷自然窑变艺术演绎的淋漓尽致。其仿宋钧作品,以手拉坯制作,柴窑烧制,呈现出媲美宋钧的当代钧瓷最高艺术水准。

上一篇: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晋佩章

下一篇: 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 ——刘福安